从工具设备的换代看新闻宣传的巨变
北辰记忆
从工具设备的换代看新闻宣传的巨变
刘风雷
图一,《北郊文艺》1981年第一期为“五讲四美”专辑;图二,《北郊文艺》1981年6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文艺专辑;图二,《北斗星》2009年第三期为创刊百期纪念专辑;图四,《北斗星》2021年第二期(图片谢发宝提供)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祖国面貌日新月异。今昔对比,各行各业都可谓沧桑巨变,地覆天翻。聚焦宣传战线、新闻行业,从采访、写作、制版到印刷,真是变化惊人,跨越发展。
采 访
二十世纪70、80年代,区内记者、通讯员到基层公社大队(乡镇村)、田间地头、社队企业、乡镇企业采访调研,收集情况,靠骑自行车,到青光、双口乡,或到霍庄子、西堤头乡,近者十几里路,远者20多里,那时的道路多为土道,坑洼不平,遇到刮七八级大风的天气,顶风蹬自行车,其艰苦可想而知。据老通讯员刘万友的回忆文章述说,有一两次,他冬天去霍庄子乡、西堤头乡审稿,稿子催得紧,只好冒着七八级大风,抄近路走永定新河大堤,阵风呼啸卷来,连车带人刮倒滚到大堤坡下。新闻有时效性,为了抢时间,争速度,记者往往都是骑上自行车,先到乡镇(公社)、村(大队)审稿,由主管领导签字,由乡镇机关盖章,然后马不停蹄地一鼓作气赶到电台或报社。有时,一天要骑行150至200里路。后来有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有的通讯员就骑摩托车或电动车。
再看现在,去附近采访乘公交车、或开自家车,到远处有新闻专用采访车辆,且如今的道路硬化,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快速路、乡村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快捷顺畅。
写作 制版
上世纪30年代,中共西北乡农民支部开展革命活动,搞地下秘密印刷,印发文件和宣传材料,使用铁笔在蜡纸上刻钢板,用力小了,印不清楚;使劲大了,蜡纸易破。如果刻错字了,改正更麻烦,需用火柴将错处烤融,再重新刻制。刻一张蜡纸,一般至多能印个百八十张,如果份数不够了,还需重新制版。
60、70年代,开始用打字机往打字蜡纸上打字。一台打字机只有一种字体,多为仿宋体铅字,也有宋体铅字;只有一个字号,多为4号字,也有3号字的。发现打错字了,需使用涂改液修改。90年代,有了具有部分电子计算机功能的四通打字机,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
而现在,从写作到制版都可用电脑完成,文字增删、修改,很方便。并有存储功能,如果印的份数不够了,不用重新制版,把所需的文件调出来即可。另外,穿插修饰画面,加照片等,易如反掌。
印 刷
从20世纪初期一直到80年代初,大量的文件、材料、战报、文艺演唱材料等都靠刻钢板,使用油印机印刷。将铁笔蜡纸或打字蜡纸贴在油印机的纱绷子上,注意不能贴反了,将正面冲上,用油滚蘸墨,多使用黑墨,有时报头或标题套色,用红色墨。技巧水平高一些的,能印个百八十张的;没经验的,只能印几十张。如果出一本册子,需刻十几张或几十张蜡纸,一张一张地推墨滚,然后再装订成册。笔者在“文革”中和到工厂企业后,常干拿铁笔用蜡纸刻钢板,用打字机打字,用油印机印刷的活计,出“批林批孔”报、野营拉练小报,印发宣传工业学大庆经验事迹材料,印发各工种技术工人考级定级“应知应会”材料,等等。
1981—1983年,区文化馆的《北郊文艺》都是油印的。1984年后,出刊铅印的《北郊创作》文学期刊(到外地印刷厂)。到2000年前后,北辰区内的印刷厂已能使用计算机排版,用激光照排技术设备印刷《北斗星》了。大约80年代,区内大的机关单位已开始使用速印机了,不仅速度快,而且能印几百份,甚至1000份。80年代,先进单位已开始使用色带的针式打印机了。
跨进21世纪,用激光打印机已经很普遍了,有的单位还购买了能打印彩色图片的激光打印机。
送 稿
50—70年代,通讯员或作者写完稿后需送出,媒体在本市的稿件送稿到报社或广播电台,乘公交车等车、倒车,有时较慢,作者靠骑自行车,骑很远的路到甘肃路的天津日报社,到七里台的广播电台。遇到风大或下雨的天气,则需顶风冒雨。投往外地稿件需到邮局邮寄。
80—90年代,有时用传真机传递稿件。例如90年代的一个12月下旬,通讯员韩宗信将知青楷模邢燕子回忆受到毛主席接见的稿件及时用传真机传到今晚报社,赶在12月26日毛泽东主席寿辰之日发表。
而今,则从因特互联网用电子邮箱传递,十分快捷、方便,打开电脑、上网,输入对方邮箱地址,用鼠标点一下需传递的文件名即可,举手之劳。